当前位置: 首页 > 期刊 > 《中国医药科学》 > 2013年第9期
编号:13165835
逍遥散加味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6例
http://www.100md.com 2013年5月1日 马徐静
第1页

    参见附件。

     [摘要] 目的 观察逍遥散加味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症的临床疗效。 方法 9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治疗组采用逍遥散加味治疗,对照组采用甘草酸二胺治疗,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3%;治疗组主要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逍遥散在改善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症状体征、保护肝细胞、恢复肝功能、缓解心理压力、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疗效明显,且成本低廉、简单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肝郁脾虚;逍遥散加味

    [中图分类号] R57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3)09-99-03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肝脏慢性炎症坏死性疾病,属于中医“郁证”“胁痛”“黄疸”等范畴,是一种发病率高、病程长、难治愈、易反复的疾病,我国目前约有慢性乙型肝炎患者3500万人。国内外多年的临床研究资料显示,慢性乙型肝炎至今尚无满意的治疗方法,其治疗仍是国际性难题之一。西医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抗炎保肝、免疫调节及抗肝纤维化,其中抗病毒治疗是关键,由于抗病毒治疗存在病毒变异、耐药、副作用大、价格昂贵、疗程长、复发率高等因素[1],让许多患者尤其是农村患者难以接受及坚持。选取2007年2月~2011年11月应用逍遥散加味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6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门诊患者9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治疗组中男33例,女13例;年龄19~52岁,平均(30±8)岁;病程16个月~29年,平均(7.8±4.3)年。对照组中男31例,女15例;年龄21~48岁,平均(28±9)岁;病程20个月~23年,平均(8.2±4.9)年。两组患者血清学指标HBsAg、HBeAg、HBV-DNA均阳性;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及谷草转氨酶(AST)均有不同程度升高(>2 N但<10 N);临床均有不同程度的乏力、纳呆、腹胀、胁痛、情志不畅等症状。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2005年全国感染病学和肝病学分会联合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中关于慢性乙型肝炎的诊断标准,并除外重型肝炎、其他病毒性肝炎、曾接受或正进行抗乙肝病毒治疗、肝硬化、哺乳期及妊娠妇女、有其他慢性疾病史者 ......

您现在查看是摘要介绍页,详见PDF附件